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夜场资讯

合肥市倾力打造幸福河湖

作者:小编 时间:2024-05-07阅读数:人阅读

拂晓新闻网--拂晓报讯 近年来,我市积极践行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思路,围绕防洪排涝、水资源保障、水生态环境保护、水文化保护弘扬等方面补短板、强弱项、创优势,因地制宜、谋划治理,厚植河湖人文底蕴,成功打造了新汴河城区段、沱河城区段、萧濉新河引河等15条省级幸福河湖,其中市本级打造3条(新汴河、沱河、新北沱河)、县区打造12条(埇桥区镇头水库、埇桥区五柳水库、埇桥区萧濉新河引河、灵璧县新汴河、灵璧县岳洪河、萧县岱湖、萧县龙河、泗县石龙湖湿地、泗县石梁河、泗县新濉河、安徽县废黄河、安徽县环城河)。

坚持节水优先,提升资源的约束力。严格落实“四水四定”原则,量水而行、量入为出,深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,落实水资源管理“三条红线”控制指标,持续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,严格控制用水总量,进一步完善节水制度、规范节水标准、加强节水宣传,优化各行业水量分配,严控区域用水强度,从严落实全过程节水监管体系。

坚持系统治理,提升环境的承载力。立足河湖实际,推动奎濉河治理、包浍河治理、废黄河治理等重点河流综合整治工程,开展生态湿地水质提升项目,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缓冲带,利用采煤塌陷区、闲置水塘进行水质净化提升,对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湿地过滤、生态净化后入河入湖。强化排查整治,全面落实总河长令要求,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控,深入推进河湖“清四乱”常态化规范化工作,加强巡查检查、联合执法,深耕点源、内源、面源污染整治,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果。严控外源污染,多举措补齐污水收集短板,修复完善污水管网铺设,排查整治雨污混流问题,确保人口聚集区管网全覆盖,提高污水收集率。凝聚工作合力,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作用,压实各级河长职责,统筹水利、住建、城管、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等部门,开展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。健全常管护,采用购买社会化保洁服务、成立国资控股保洁团队、优化乡镇社会化保洁服务范围等方式,成立中小河道、沟渠专业化保洁队伍,以常保洁代替专项行动,做到垃圾秸秆不进河、养殖粪污不临河、枯死水草不留河。

坚持空间均衡,提升水安全保障力。聚焦“盛水的盆”,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,保证水系互济连通,扩大现有河流水库规模,通过新建水库等方式,提升蓄水能力;落实河湖水库划界管理,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,推进重点河流管理范围确权工作;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,提升水源涵养能力;加快推进涵闸水库除险加固工程,消除安全隐患,筑牢水安全屏障。调蓄“盆中的水”,结合引江济淮、南水北调东线等多水源的合理配置,加快推进引江济淮二期和配套工程,充分发挥淮水北调工程调水效益,探索新一轮水系连通、调水工程,形成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新格局,解决合肥水源问题。

坚持两手发力,提升资金的支持力。提高河湖综合治理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占比,加大水环境整治项目资金倾斜力度。坚持项目引领,结合实际谋划优质工程项目,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。对于上级资金已到位的项目,要足额保障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,全力推进项目的落地见效。加大优企惠企政策支持力度,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河湖整治,以良好水环境带动周边经济发展,设立专项创建资金,对幸福河湖创建难度大、成效好、群众满意度高的地方进行激励,提升创建热情。 (记者 夏冕)

声明:该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,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,本站不会介入任何形式的担保,请仔细甄别!

会员头像

小编